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羅志仲【運用對話,讓師生關係更健康】

志仲老師一開場便透過一則臉書私訊裡的對話示範何謂真正的對話?

真正的對話是帶著正向好奇的探索,不是帶著指責的訓話。但成長於「聽話系統」的我們(大人、老師、家長)卻往往把過去的生命經驗複製在世代之間的教養裡。



我在志仲老師的示範裡複習了對話。也想到了未來可以如何提問避免對話卡住。

我想到的方法是在對話的進行過程裡,可以多透過what、how、where、who、when來追問孩子發生什麼事,以維持正向好奇的探索。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問why。因為透過why的問句容易帶著較高的溝通姿態,反而不容易打開孩子的心。

比如說一個孩子(國一要升國二)想要為有菸癮的同學保管香菸 ,來協助他們少抽菸 。後來孩子因為信任而對我們說了這件事。

那麼你會如何進行好奇探詢呢?

你幫同學保管香菸啊,那麼你都放在哪呀?(where)

我都放在書包。

放在書包呀,你會不會擔心呢?(探詢感受)

會呀,我蠻擔心的。

那你擔心什麼呢?(what)

我擔心爸媽知道,也擔心學校老師、教官知道。

如果被知道了,會怎麼樣呢?(how)

會被處罰。

這樣的對話就是在對孩子進行好奇探索。

孩子往往就會因為這樣的對話(被好奇探索、被接納)開啟對自身行為的深入覺察進而成長。

好,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核對目標

這時,我們可以思考自己究竟想藉由這樣的對話(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獲得什麼呢?想清楚後,就比較可以進行接下來的對話了。

之後,志仲老師藉著他親自經歷的另個事件讓現場的學員進行體驗思索,如果是你該如何處理?

一個新接的班級,課堂上有個孩子聲音、笑聲異常宏亮,又不知節制(在課堂中想說話就說話),你該怎麼辦?

請學員三人一組進行討論,各自分享自己可能的處理方式。

十分鐘討論完後,志仲老師開始簡介四種不一致的溝通姿態,簡介的方式很具體,就是直接用剛剛的情境來舉例——

1、指責

多數教師都會透過指責來對待學生,例如「閉嘴,安靜一點」,內容與語氣都帶著憤怒。這樣做因為經常有效,多數大人也就習慣使用。但代價是學生會處在恐懼之中,更令人擔心的是學生因此也會學到這樣的溝通姿態,不斷惡性循環在世代之間持續複製。

2、討好

有些害怕衝突的老師就會轉為討好的溝通姿態,對學生說:「你安靜一點,好不好?」像這樣的問話,就是討好。老師求你安靜下來,好不好,可不可以,好嗎?既然如此,學生真的拒絕了,怎麼辦?

3、超理智(說教)

對孩子說長篇道理。

4、打岔

刻意視而不見眼前的問題。例如全班鬧哄哄,教師完全不處理就是一種打岔的形式。

志仲老師簡介完這四種溝通姿態後,進一步挑戰現場各組的初任教師有沒有可能不使用這四種不健康的溝通姿態,那麼該如何處理或對話呢?(小組討論5分鐘)

時間一到,他邀請各組的老師分享組內的討論。聽完兩位老師的分享後,他再分享自己的做法。

他會直接對學生堅定而明確的說「你太大聲了,你影響我上課了。」語氣與內容平和就好。但也要了解這樣的處理不可能一次到位,老師千萬不要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

很有可能過不久後,孩子又說話了。那麼我們可以進一步再對孩子說:「你影響我上課了。你下次再這樣,我就要你站起來。」之後,孩子或許就能安靜較久了。

過了一會,孩子又講話了。志仲老師走過去要求他站起來。孩子不願站起來。志仲講了三次,他才站起來。十幾秒後,他就讓孩子坐下了。就這樣一次又一次耐性的引導提醒孩子課程規則。這樣的過程,志仲老師沒有陷入上述的不健康溝通姿態中。

這時,志仲試著問現場的老師,那如果你要求他站起來,已經講五次、十次了,學生仍然不站起來呢?你怎麼辦呢?(讓各組老師討論5分鐘)

時間到,邀請二位老師分享。

志仲老師邀請大家思索一開始我們要孩子站起來的本意是什麼?應該只是希望孩子安靜下來,不要干擾課堂。既然如此,如果孩子真的不肯站起來的話,他會這麼說:你不肯站起來嗎?你不要影響我上課。就此打住即可。

接下來,志仲請初任教師揣想如果真的在教學現場發生這樣的狀況(師生僵持不下的狀況),當下的你內心可能會有哪些負面情緒呢?請就以下情緒詞的清單,加以圈選。


常見的「負面情緒」清單
生氣(憤怒)、難過、驚訝、受傷、煩躁、挫折、沮喪、憂鬱、孤單、害怕(恐懼)、尷尬、焦慮、不安、緊張、悲傷、自憐、自責、內疚、擔心、遺憾、懊惱、無助、無奈、無力、後悔、著急、羞愧、委曲、失落、失望、絕望、心疼、不捨、惋惜、慌張。
(志仲老師提醒我們不妨把這些負面情緒清單印製下來放在身邊幫助自己辨識事件發生時自身內在的情緒)



一分鐘後,邀請幾位老師分享你會有何情緒。我自己圈選了好多情緒詞:生氣(憤怒)、受傷、煩躁、挫折、尷尬、焦慮、不安、緊張、自責、懊惱、無助、無奈、無力、後悔、慌張。

接下來,志仲再邀請老師猜猜看,當我們三番兩次要求學生站起來時,學生呢?當下的他又會有哪些情緒呢?

剛剛是圈選(教師的情緒),現在直接在情緒清單底下畫線(學生的情緒)。

我很震撼志仲老師這裡的課程安排,忽然間我似乎闖入了孩子的內心,明白了什麼。覺察到孩子一樣也是一個有著各種情感的個體,有著和我一樣的情緒。我有的情緒,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

我想像著學生在這樣的僵持下,可能會有著什麼樣的感受:生氣(憤怒)、難過、驚訝、受傷、煩躁、挫折、沮喪、孤單、害怕(恐懼)、尷尬、焦慮、不安、緊張、內疚、擔心、懊惱、無助、無奈、無力、羞愧、委曲、失望、絕望、慌張。

當我仔細揣摩著學生的內心時,心裡漸漸難過起來,眼眶也熱了起來。這是很可能的,他可能會有著更多的負面情緒。大部分感受很可能是和我一樣的,也會出現一些在學生處境下特有的感受,例如孤單、委曲、羞愧、絕望等等。

很感謝志仲老師這裡的課程安排,讓我好像走了一趟對孩子內在冰山(感受)層次的感知。

情緒與行為(事件)

藉由上述情緒的探索,發現其實教師和學生都有情緒。只是我們從小被教導「不可以」不開心,久而久之我們習慣了「壓抑」種種的負面情緒。但為什麼孩子不可以有負面情緒呢?當我們接納孩子可以有著他的情緒,不代表我們也一併接受他的負面行為啊?我們可以對情緒與行為有著不同的處理。不對的行為要處理,但孩子伴隨的情緒我們可以接納、可以幫助孩子去覺察自己情緒的存在。

因此如果時間允許,我們應該著重情緒課題的處理與照顧,往往接納了孩子的情緒(包括協助孩子覺察自己的感受),多數問題就化解了;但如果時間不允許,不妨就像以上的方式簡單來處理事件/行為就好,之後再找時間去照顧學生的情緒。

如何照顧呢?志仲老師在最後有示範如何和孩子對話。

但在處理學生的情緒前,教師最重要的是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那麼如何處理情緒呢?

處理情緒的方法:5A(詳見李崇建,心教,一書)
1、覺知情緒(aware)
2、承認情緒(acknowledge)
3、接受情緒(accept)
4、轉化情緒(action)
5、欣賞自己(appreciate)

暫且讓我們將各種負面情緒統稱為「不開心」。那麼請教各位,你會如何處理這些不開心呢?有沒有是這樣處理的:哇,我現在出現不開心耶,好久沒有不開心了,我好開心唷。有嗎?應該很少人會這麼對待自己的不開心吧?反過來說,多數人是如何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呢?通常會對「原始的負面情緒(各種不開心)」更不開心!而試圖壓抑。

處理的方法很簡單(但也不簡單),就是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那麼原始的負面情緒就不容易擴大。就如同我們開心時,我們通常對這些原始的情緒(開心)不會存在太多情緒,不久之後這些開心就自然的離開了。

因此,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也是如此,就是覺知、承認、接納、允許這些情緒的存在。總結來說,就是「允許」一詞。

回到剛剛的情境題。

如果我們想處理孩子的情緒,我們確實也照顧/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了,這時我們就可以請學生過來辦公室(或其他相對安靜、安全的空間),專注的和孩子對話。

以下是對話的示範:

剛剛老師這樣和你說話,你有覺得不舒服嗎?

(我們可以把學生種種產生的負面情緒統稱為「不舒服」,會比較好對話;同時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自身的話速更緩慢些、語調更低沉一些)

孩子可能會有三種反應。

1、不理你

師:下次你覺得不舒服,你可以跟我說。

生:跟你說有什麼用?!

(老師可以不贊成孩子的行為,但我們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

師:因為我很關心你的感受,但我不同意你的行為。我想知道你的感受。

2、否認

生:我沒有不舒服。

師:你沒有不舒服啊,好,下次你覺得不舒服,你可以跟我說。(請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表達或不表達的自由,不要逼孩子)

3、承認

生:我很不舒服。

(這時有些老師一聽見孩子這麼承認,會立刻道歉,但老師如果不覺得自己有錯,其實不用道歉。因為這是學生的情緒感受,不應該由我們來負責。)

那麼老師該怎麼說?

師:我知道你不舒服,(說完這句話刻意停頓一段時間,代表你確實接納了孩子的感受),但你不能影響我上課(再次提醒課堂規則)。

師:我這樣說,你有生氣嗎?或你有委曲嗎?(再問你的委曲是什麼呢?)

師:我知道你在生氣,但你不能影響我上課。或你在生誰的氣呢?...可以開展許多的對話路徑。

多一點核對,或許就可以把握住每一個協助孩子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