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茄萣國中分享:政治參與-選舉與公投(fun桌遊微翻轉)

這是我在2016/12/8前往高雄市茄萣國中的分享,當天台南市立南寧高級中學高慧如老師也前往參與研習,以下文字是高老師的研習心得,經高老師同意後轉錄於此:


今天下午到高雄茄萣國中,與該校社會領域教師一起學習。
今天的主講者是公民翻轉天王郭進成老師。
課程主題是政治參與-選舉與公投(fun桌遊微翻轉)

----研習內容分享----
一開始,老師要我們思考,
「為何要公民參與?」
「公民參與為何這麼重要?」
公民參與是公投、選舉、示威遊行、關心時事、讀者投書...
在國中公民課本提及,「選舉投票是最常見,也最重要且有效參與政治的方式」
老師提問,課本這句話有沒有問題?
選舉投票真的最常見、最重要、最有效嗎?
我們可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文本(課本),並進行批判(提出疑問)。
其實學生是真的有能力的。(我們要相信學生)

接著老師進行一個小遊戲【Hit or Miss】

階段一:要我們觀察教室內的物件
那些是大家都會觀察到的(hit/得2分)
那些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miss/得5分)
階段二:要我們針對台大校長涉論文抄襲事件討論
哪些是大家會注意到的教育議題(hit/得2分)
哪些是大家容易忽略的教育議題(miss/得5分)

此遊戲的目的:
1.鼓勵學生觀察大多數人的聲音或意見(hit)
2.鼓勵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發覺別人忽略的部分(miss)
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讓學生不會因為分數而斤斤計較?
可以預先分組,但不事先告知那些組別的分數會綁在一起。
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分數而斤斤計較。
→運用些小技巧,老師就不用生氣、罵人或道德勸說了~

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看到論文抄襲【我們(老師)有沒有責任?】
老師給我們看一個照片上面寫道「星期四音樂課考數學」
這不是擺明教學生造假,公然造假。
所以做錯事只是因為造假功力不夠。
這樣的教育很失敗。
老師又提問題:【要如何真正解決問題?】
1.改變人們的意識(→無法根本改變)
2.改變社會的結構(→才能真正改變)

論文抄襲事件,高教司回應:未來博碩士論文前要加強學術倫理的課程。
天啊~為何教授(老師)做錯,要學生受罰。→但很常用
應該是~抄襲者學術界永不錄用,才能真正遏止歪風。

第二個小遊戲:【鑽石競標】
老師發給每人7張撲克牌代表籌碼,不分花色,1最小,K最大
每次老師會拿出不同數量的鑽石來讓大家競標(是另一副花色撲克牌)
可以選擇競標或放棄
競標中籌碼最大者得標,最高者有兩人則流標。
參與競標的籌碼(那張撲克牌)要收回。
最後贏的人,可以得到【可以在不增加鑽石與籌碼的前提下,任意的更改一項遊戲規則】
我們的三位贏家決定→要用他最爛的牌,換輸家最好的牌。
就這樣我們繼續進行第二輪,結果贏者更贏,輸家繼續是輸家。
這次贏的人鑽石被政府收回分成三堆,進行第三輪時用抽籤決定誰能用有那三堆鑽石。
在此前提下,輸家【可以在不增加鑽石與籌碼的前提下,提出任意的更改一項遊戲規則】再由贏家決定要採用哪一個提案。
我們沒有真正進行第三輪的遊戲。
但老師要我們反思,
1.我們在這遊戲中觀察到什麼?
2.你覺得這樣的遊戲規則公平嗎?
老師將此一遊戲跟羅爾斯的【無知之幕】連結
除非我們把每個人的背景移除,不然我們提出的方法,肯定都會讓自己得益。

課堂中我們要注意三個原則
原則一:核心
把課程的核心用簡潔的方式呈現
原則二:意外
用小遊戲或照片來吸引學生注意
原則三:具體
讓學生能夠聽得懂、記得住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105學年度下學期開放觀課課表(公民科)

文:高雄市英明國中郭進成

歡迎各位熱愛教學的夥伴透過開放彼此的教室,讓彼此教學專業能更加成長。

我目前在高雄市英明國中任教,任教科目為公民。

只要您對學習共同體或學思達教學有一點興趣,也渴望改變教學的可能,希望您來我的課堂觀課。彼此互相對話交流。

我想,相關的教學法(學習共同體/分組合作學習/學思達教學)關鍵應該不是技術上的困難,而是如何轉換我們教師的思維,如何思考以課程為中心的教學來協助學生學習、甚至自學。

以下是105學年度下學期開放觀課的課表,週一整天和週五上午課務較多,不方便開放觀課。其他三天都歡迎各位夥伴(老師、家長)前來觀課,再互相交流對話。基本上觀課完的下一節即為彼此共同議課的時間,如果您不方便議課,一樣歡迎您前來觀課,但請您給我一些課堂回饋或提問(書面)。這是為了觀課後,彼此能有進一步對話共學的機會。





補充說一下,為何想打開教室讓人觀課,除了受佐藤學、張輝誠老師感召外,還有就是希望藉由教師彼此的教學專業交流,能讓更多的學生受益,重視培養學生思辨力這件事。

觀課須知:

1、請要來觀課的老師們至少前二天透過臉書或來信通知一聲,以便了解觀課人數或避免學校有其他安排,如調課,讓您撲空。

另外,也拜託各位觀課夥伴能先看過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教學影片與資料或上網找一下「學思達短講」關鍵字可看到許多相關短講影片唷,對於學思達教學能有基本概念。

學思達教學平台

http://goo.gl/YPi9Yd

欲來觀課的朋友,請直接到英明國中警衛室換證即可入校(說明前來觀課)。

2、觀課時,請儘量於課堂鐘聲前入座。不要錄影、攝影。觀課請不要介入學生的討論。在不影響課堂活動下,如果老師們想近距離觀察學生的小組討論,請自便。

3、請不要帶禮物過來。謝謝。

4、我的上課教室在本校霑雨樓五樓E化教室五。

5、如無法到現場觀課,也歡迎彼此在網路上(例如:臉書——學思達教學社群)交流。

6、觀課後請mail觀課心得給我,以利我了解該堂課老師們觀察到之收穫/疑惑/建議,夥伴們的回饋與討論是我寶貴的成長機會,我的e-mail是fianse.kuo@gmail.com。

信件主旨內容:您的姓名+觀課心得+觀課日期即可。感謝。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教師的一致性

簡單說明一下昨天貼文,我留下的問題。

崇建老師和我之間的對話對於教學現場的一個啟發與意義為何?

一個老師能不能接納學生對他生氣?

一個真正接納的老師會如何應對學生呢?崇建老師的一致性讓我恍然大悟。

那麼尚未接納學生批評的老師又會如何應對呢?很可能會急著道歉(討好)、指責等其他不一致的方式。

(謝謝臉友秋萍兒的回應:老師在這裡的接納是:「你可以有你的判斷及感受」,而不將對方的感受連結到對自己付出的評價。

通常老師心裡或許會產生委屈、受傷的感受,而急著解釋自己的行為+順便批判一下學生的判斷及感受,產生超理智或指責型的應對姿態。)

當老師能真正接納學生的情緒時,這個教學現場的氛圍才可能是流動的,才容易產生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例如上述對話(請參考以下網址),因為崇建老師的接納,我才能放心說出內心深處的想法,從而讓我有所學習,其他夥伴也能藉由老師和我的對話從中學習。

讓我想到以往自己在面對學生的質疑時,我太快陷入防衛或指責,這個代價可想而知:師生之間的聯結就消失了。聯結消失了,學習又如何進行呢?

應該提醒的是,不是要求老師要假裝一致性、假裝不在意學生的質疑。

面對學生的質疑,我目前根本無法像崇建老師那樣,但至少我有了覺察。藉由崇建老師的身教,我了解了一致性的教師言行如何幫助到學生學習。

所以當學生未來質疑我,現場我的應對姿態的內觀可以幫助我更容易檢視自己的內在冰山運作。這是我在這段對話裡很重要的學習。

台北薩堤爾工作坊第三天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台北薩堤爾工作坊第三天

崇建老師一早問大家,好嗎?

我不想放過這個機會,直搖頭。老師開始和我對話,探詢我的內在狀態。

我決定如實敞開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

崇建老師詢問為何不好?

我描述昨天回飯店模擬對話的卡住。

就在這裡,我敘述到一半,他打斷我並詢問:當你卡住後,你第一個感覺是什麼?(在感受層次進行探詢,崇建老師沒有在我敘述的事件裡著墨,而是立刻切入探詢我的感受,也協助我覺察我的感受。)

我:(停頓了一下)氣餒吧...

崇建老師:氣餒。有生氣嗎?(重述語句,並繼續在情緒感受上工作,試著切入情緒的主要基調探詢。)

我:應該有一些。

崇建老師:有沮喪嗎?

我:是...(停頓...自我確認),嗯,沮喪是還好,主要是...本來以為自己只要再堅持下去就能繼續下去了(完成冰山的模擬對話)。(我的觀點)

崇建老師:你對自己有期待。(探詢期待)

我:嗯。但後來...

崇建老師:這個期待沒有被滿足,你怎麼看進成?(對期待進行感受的探詢。)

我:覺得...好像要再上更多課。(我回應想法)

崇建老師:你怎麼看進成?(繼續在感受層次探詢)

師生停頓許久。

崇建老師:當一個期待沒有被滿足,你生氣了,生誰的氣?生自己的氣嗎?(增加多點線索引導,協助個案自我覺知)

我停頓。

崇建老師:還是生誰的氣?

我:生你的氣。(全場笑)

崇建老師:好可愛,來,進成,說說生我什麼氣?

我:如果可以多一點這樣的練習,我就可以知道怎麼做了。

崇建老師:所以你氣我沒有多給你們練習。(重複語句核對訊息)氣我以後,有氣自己嗎?

我:有一點。

崇建老師:你氣自己什麼啊?(探詢感受的內涵)

我:氣自己又在批判了。

崇建老師:批判我?還是批判自己?

我:覺得自己又掉入了批判的...

崇建老師:進成啊,提到這個批判,你心裡有何感覺?此刻。(又回來感受進行探詢)

我:把這件事講出來,有點尷尬。

崇建老師:有不安嗎?

我:因為大家的笑聲,所以還好。

崇建老師:有難過嗎?

我:沒有。

崇建老師:沒有。就是有點不安、有點尷尬、生氣我在這個地方沒有讓你們多點練習,也生氣自己又陷入再度的批判。(為剛剛的談話重複核心訊息)那當你卡關的時候,你怎麼看自己呢?

停頓。

崇建老師:還有生氣嗎?

我:沒有了。

(崇建老師停下來解釋說明為何這樣的對話可以讓我的生氣少一些?當我們覺知自己的情緒感受的存在時,它就會少一些。)


另外,我和崇建老師的應答之中,還有一個重點。這個重點對於教學現場很重要。

大家思考一下。明天再來說明。

台北薩堤爾工作坊第二天

如果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一首主題曲,你的會是什麼?

也許大部分的台灣老師都是一首有關「自責」主題的歌吧?

什麼是自責?

參加許許多多的心靈工作坊後,你我或許開始知道愛,但其實我們仍然不懂得愛。我們只是認知了愛,而不是體驗著愛。


是的,我應該要愛自己,要善待自己;然而我們童年成長時期裡許多未滿足的期待從來沒有自動消失(孤單、被遺棄、表現不夠好),它們只是閉鎖在我們的身體裡成為一種深深的自責或失落,不斷大合唱:我根本不值得被愛。

這些無所不在的感受最終成為我們的主題曲。

不斷在每個生命困境裡自動播放,完全沒有我們的允許。

自責有可能轉化為一種自我要求,它因此成為一種生命資源讓你我生存至今,但它同時也是一種最強大的慣性,牽引著我們的成長軌跡,影響著我們的親密關係。

因為自責,我們開始對孩子、學生也有了過多的期待與憤怒的情緒,完全沒有意識到上一代對我們留下的密碼,讓我們在慣性裡不知不覺的再轉嫁給下一代——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

因此如果要進行有品質的對話,引導談話的我們(父母、老師)要試著停止/解除內在自責的聲音,否則我們的言語、語態或肢體語言都會夾帶著憤怒的情緒(我們陷落在低自我價值的圖像中,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又如何給予孩子真正的接納?)。

那麼該如何停止或解除我們內在的自責呢?

試著回到我們童年、青少年的成長過程運用冰山來探索那些關鍵時刻,重新接納我們的情緒/感受,再透過冰山自我對話來安頓自己。

崇建老師給我們的練習其中之一就是試著回顧童年的一個情緒事件,用較深刻的對話方式在冰山的感受進行探詢。

當我們能夠對自己多點接納,才可能與孩子進行較有品質的對話。

另外,讓我今天很有啟發的學習還有適當的停頓(引導談話時,語態平和,問話探詢之間的節奏可以留白/等待幾秒鐘),與一心一意的專注可以更容易進行有品質的對話。

停頓是為了專注的傾聽,讓對方可以沉靜下來,引導者也可以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等訊息,才能更直觀精準的掌握談話的脈絡。

舉例,一個小孩(進成)正在難過(或其他情緒:緊張、生氣),我們怎麼說才能幫助他呢?

做法1、大聲斥責小孩:你不要難過!有什麼好難過的。(接下來親子對話可自行想像,親子關係如何演變也可自行想像,我們都是在這種劇本裡長大。)

做法2、協助孩子覺察他的感受,再與他的感受進行聯結。

爸爸:進成,你很難過嗎?(重複語句,用語言描述孩子的狀態協助孩子覺察其感受。)

小孩點點頭。

爸爸:進成,爸爸知道你很難過。(與孩子的感受進行聯結,通常這樣的說話就可以減輕疏導孩子的情緒許多)

孩子愈小,只要透過上述的簡單技巧就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當然,這個對話隨著情境不同、孩子年紀不同,也會有所改變。

這篇文章寫了快二個小時,自己進行了一個模擬對話,一整天看崇建老師和現場老師的對話運用自如覺得自己似乎理解了許多,但自己卻完全卡住了。

以下貼上自己卡住的練習對話,也請大家共同協助幫忙,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和進成對話:

上國中的進成在沙發放空。

爸爸:進成,怎麼了?

爸爸:你願意和爸爸說說看發生什麼事嗎?

進成搖頭。

爸爸:進成,等你願意對爸爸說時,再來找爸爸,爸爸就在書房。爸爸很愛你。

爸爸離開做自己的事。(停頓,等待孩子)

不久,進成來找爸爸說話。

爸爸:進成,發生什麼事呢?

小孩:今天上台報告時,我的報告很糟,老師要我重新報告。

爸爸:報告不好,老師要你再報告一次,當時你有什麼感受?(重複語句、探詢細節、核對訊息)

小孩:明明我已經這麼認真準備,結果還要再報告一次。

爸爸:你這麼認真準備,卻還要再報告。這件事給你的感受是?

小孩:很生氣啊。我根本沒時間準備。

爸爸:因為沒時間準備第二次的報告,讓你很生氣?

進成點頭。

爸爸:除了生氣,還有其他感受嗎?

進成:有點擔心與害怕。覺得上國三後,一堆考試,根本沒時間。

爸爸:擔心和害怕?你害怕你應付不來國三的課業?是嗎?

#冰山對話真的很難內化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台北薩堤爾工作坊第一天

今天是崇建老師帶領薩堤爾工作坊的第一天。


他提到了對話的許多層次,台灣過往比較不存在對話系統,最多只有聽話系統,也就是單向的你講我聽,上對下的填鴨與訓話。

在這種聽話系統底下,孩子大概只能有兩種類型的養成。

其一是順從,其二是反抗型的孩子。

孩子就是我們。是嗎?再次難以自制的掉淚,我們多數人都失去年少時期旺盛的生命力。

有沒有可能讓我們開啟真正的對話?

什麼是真正的對話?

比較深刻的對話有兩種,一種是面對問題的對話,另一種則是冰山的對話。

要達到這樣的對話,包括五個階段:

1、探索,正向而好奇的提問。
2、體驗,透過細節的探詢讓彼此在感受層次、感受的感受(評價)多點停留。
3、核對目標,要經常詢問當事人想要的是什麼?想達到什麼目標?
4、轉化
5、落實

最後二階段是讓當事人產生改變的階段。

今天我最大的學習是在對話過程中如何透過對細節的探詢協助當事人回溯並停留在自己的感受層次。

尤其是崇建老師和扶堂主任的示範對話,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撼動。太精采了。

心裡不斷吶喊,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另一個學習是阿建老師的叮嚀,薩堤爾模式的學習就如同各種技藝的學習,它需要不斷的練習,是的,不斷且大量的在生活中練習。

慢慢的,讓自己能透過言語的帶領觸動對方的心弦。

例如當我們試著用一致性的語言和家人、學生對話而失敗時,重點不在於失敗,而在於我們此時能不能立刻運用這一次的挫敗經驗讓自己跑一次冰山。關鍵在於運用薩堤爾來安住自己內在的穩定。

阿建老師他說他學薩堤爾學了16年,也不過是這5年比較得心應手。比較能將這樣的模式內化成自然而然的立即反射。

十年方告有成。十年。

這是一份很重要的叮嚀。要放在心裡...

隨時隨地運用薩堤爾模式自我覺察,發生什麼事?我的難過是什麼?我的憤怒是什麼?

第三個學習是,只要在細節駐留並探詢就會有意義。每個細節背後一定都存在著某種感受。當我們和孩子對話時,可以像撒網般仔細探詢(正向好奇)孩子事件的細節,用冰山的脈絡來提問。

例如,學生的表情怪怪的。

老師:怎麼了?你和平常有點不一樣?

學生:人為何要讀書?

老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何時想到這個問題的?(對當事人細節的探詢)

學生:最近。

老師:發生什麼事呢?(繼續細節的探索)

學生:考試沒考好。

老師:你有什麼感受?(冰山感受層次)

學生:就很難過啊。

老師:是啊,你很難過。你的難過是什麼呢?(感受的感受/評價)

學生:覺得我已經很努力了,卻還是一樣沒考好。

老師:你覺得你已經很努力了,卻沒考好。所以很難過?除了難過以外,還有其他感受嗎?(核對並繼續探詢)

學生:嗯,沒有了。

老師:對於這份難過,你能接受嗎?(感受的感受/評價,再次探詢)

老師:接下來,你想怎麼做呢?(不要直接給答案或建議,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

這樣的對話最終或許沒有找到方法,但至少減輕學生的情緒困擾吧?但一旦找到方法,卻是學生自己找到的,他就比較能產生資源幫助未來的自己。

最後,阿建老師給大家一份功課,找孩子或家人進行五分鐘的對話,運用冰山模式進行真正的對話。對話裡,不要批評、不要建議,不要給答案,能不能持續5分鐘呢?(真的好難。)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台中薩堤爾教師工作坊

這三天在台中的薩堤爾教師工作坊,最後我的淚水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在我還沒有意識過來時,淚水悄悄地滑落。

第一次有這樣奇妙的體驗。

以前掉淚時,我會先有內在的醞釀與情緒,沒想到在工作坊最後一次的冥想過程中,內在狀態平和的我卻不知不覺流了淚。

一開始我還有些困惑,直到第二顆淚珠隨之滑落,才小小訝異我的體驗。

從一開始的旁觀者到最後自願上台代表小組報告學習心得,我打開了自己、分享了自己。

喜歡瑤華和雅聆的帶領與等待。很讓人放鬆與自在。

平淡一致的言語帶領中,不知不覺被觸動。

如果不是這樣團隊的帶領,我對於薩堤爾模式的理解可能會依然停留在理論的層次。

透過模擬家庭與冰山層次的雕塑,我才具象略微掌握什麼是冰山。

透過小組的練習與共同參與,我才更加明白什麼是內在的一致性。

這些歷程是文字的閱讀無法體驗的。

今天下午我試著在組內揭露自己的內在資源(特質)時,琇芬和其他組員陪我一起掉淚。

認識了這麼多年,她第一次看到了我不為她知的那一面。

我以為她知道。原來很多訊息不能盡在無言中,很多時候需要更多的分享與表達。

分享自己是可以的,是一種很棒的釋放。

感謝與欣賞一樣需要面對面的表達,同樣是很強大的能量,幫助彼此的互相看見。

謝謝元忠、砡君的接送與支持打氣。

謝謝心儀、碩玲的陪伴與照顧關懷。

謝謝小帆、明融的積極與分享自我。

謝謝阿哥、阿滴仔、小紅豆、豆仔孩子們的生命力展現。



謝謝這三天所有和我分享生命故事的夥伴們。



很棒的一趟旅程與研習。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