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改變,只要一個理由

為何要改變?因為我們(數學老師)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了。

我希望成為我的小孩能夠遇到的老師。

教了二十年了,有史以來覺得教學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

上述文字是今天在宅配家進行學思達短講講師的下午茶聚會時,老師們紛紛述說她/他之所以改變教學的理由...




結束聚會後,我們夫妻前往光華夜市覓食。正在排隊買晚餐的我收到以下這則臉書私訊...很叫人溫暖感動。


是我們宅配書會的一位文青書友寫給我的文字。今天當他想加入我負責管理的一些教學社群時,原本有點訝異,看了以下的私訊後,才知道他的心路歷程。

為何會訝異呢?因為他是很文青的人...沒想過他會想加入這些社群(一起玩吧!教學社群、問題設計教學社群等等)。

今徵得他同意,將私訊文字和大家分享:

***
師丈,謝謝你讓我加入這些教學社團觀摩,看見其他老師的分享與討論。

其實每回師丈在臉書或書會發表關於教學的想法和心得時,我都有所收穫和感動。在我的中學六年不曾體驗過像師丈這樣的教學方式,所以我好羨慕師丈和馬老師的學生喔,如果我十幾歲的時候也這樣被教育和學習,現在的我可能會很不一樣。




雖然中學是已經回不去的時光,但在聽聞師丈反省教學經驗的時候,我也跟著反省:過去在傳統教學方式下,我其實不曾想過或說不知道學習原來還有這樣的可能。

換句話說,我從師丈對「教」的反省中,反向的引起發自身對於「學」的反思。又其實師丈並不只對教有所反省,亦常看見師丈對於人生各層面的總反省。

在臉書或書會跟我們分享這些「問句」的同時,讓我看見我不以為然的舊思維,我也跟著問我自己。於是,既有被給予的框架開始跟著鬆動,新的思維開始結構。

在這些過程中,我頓時發現我目前不管在學習或者生活上潛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跟我過去的學習經驗有關,原來現在的我會是如此就是在當時那樣的情境下所形塑出來的......當這些盲點顯現,我嘗試學著開解,於是我成長。

這些話其實很早就想跟師丈說了,現在藉著這些這個機會與師丈分享,謝謝,很高興認識你。讓我可以從這樣的角度看見我自己。
***

宅配書友的回饋讓我想起前不久和一位國二生的對話。他認為我在公民課上,沒有讓他充分報告,因而向教務主任指控我羞辱他。我沒有生氣,只覺得好奇和他有了一段對話。說明清楚我的課堂原則(要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報告的機會,不能讓他一個佔用太多時間報告)後,又和他閒聊了一會。

我問他喜歡歷史嗎?如果老師對你說,歷史課也能像公民課這樣上,一樣讓我們對話與思辨,你覺得怎麼樣?他聽了之後,馬上說,不可能啦,歷史都是死的東西背起來就好了。

我看著他,靜靜的看著他。這麼有想法的孩子,也無法想像另種學習的可能。

事實上,我有個任課班他們的歷史老師也是採取學思達分組的教學法...然後這個班的社會科段考成績是全校第二...,第一是特殊班,所以可略過不談,這個普通班等於是全校第一。這個任課班的社會課,除了地理以外,公民和歷史都是學思達,然後段考班平均是全校第二...這代表了什麼?

成績真的不是重點。事實上,不想改變的老師就算看到翻轉課堂的成績變好時,他/她仍然會找出不願意改變的新理由。但成績如果能讓願意改變或不排斥改變的老師心安的話,我想應該值得一提這些現象。

老師不改變,當然可以找到一千零一種理由。

但如要改變也許只需要一個理由吧。

會不會是這些呢?

為何要改變?因為我們(數學老師)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了。

想成為我希望我的小孩能夠遇到的老師。

教了二十年了,有史以來覺得教學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

你的呢?

優點大轟炸

這幾天在課堂上頒發「最佳助攻獎」給課堂表現最佳的學生。要獲得這個獎,其小組的課堂表現必須很好。

三次段考,三次不同的團隊組合,每個學生都有三次機會和不同的人合作,竟然有學生獲得100分,這表示她加入的小組三次都是積分第一唷。

好厲害。但這代表了什麼意思呢?她有何特質呢?只是運氣好嗎?我們要不要來想想什麼樣的特質能有助於小組學習呢?

所以,我設計了一個課程活動,讓學生利用玩賓果的過程中,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玩法如下:請學生在4*4的賓果卡(直接利用A4白紙,每組一張,請各組自行撕開)寫上班上你最想合作的十六位同學座號來玩賓果。



除了寫上座號外,也要用一句話說明為何你想和他合作?

學生完成後,我一面問公民問題(檢討公民考卷),一面讓學生搶答,答對的同學就可以報一個號碼,例如10號,有寫到10號的同學都要舉手,讓10號同學知道,他有多受歡迎唷。







這是導師班學生的賓果卡。我們班小組合作不只公民科,日常班級活動也是小組合作。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最佳助攻獎

好誇張!

某班學生進步太多,連只錯三題的學生都要下來當經理惹...好變態...誤,好激烈唷...我笑著對這些組長說,你們在別班已經是可以當教練的啦...

其實這些加分機制到後期,意義真的不大了,學生都已經能投入課堂學習、樂於表達才是關鍵。

藍線前是公民部分的答題情形,看到有些學生雖然合科成績不太理想,但公民可以全對或只錯一、二題時,好令人感動啊。(再次說明,這次公民段考試題,不是我出題)




不過,成績提升只是附加價值,重要的是當我們採取學思達的方式上課,每堂課師生幾乎都能同樂共學,這個才是關鍵。

至少,我的學生,不同學習氣質的孩子經常有機會被看見、被鼓勵到,這個才是最動人的部分。

接下來要來頒發每班的最佳助攻獎!!

因為每學期每人都會換三次組別和不同的成員合作,一起努力!

結果某班有一個同學竟然在三次不同團隊組合中,都是滿分耶!!我的天啊!她到底是怎麼辦到的?運氣太好?

另外有機會的話,我要讓同學思考:你最想合作的組員是誰?他有何特質會讓你想和他合作?

因為我發現這些獲得最佳助攻獎的學生們,社會合科段考成績不見得是最優(我們學校公民、歷史、地理段考是合科考),但公民的成績真的都很優耶!!

我對全班學生說,有一個同學竟然在三次不同團隊組合中,都是滿分唷~~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

難道只是代表她運氣很好嗎?光靠運氣好就行了嗎?如果老師抽號抽到妳,妳卻沒準備好?又能如何呢?

以及其他獲得最佳助攻獎的同學,這些同學不完全都是段考成績很好的同學唷,妳們有觀察到他們什麼特質呢?

如何才能獲得這個獎項呢?

要積極參與!怎麼說?強的要積極教弱的。嗯,妳的意思是:會的教不會的?很好。還有嗎?要懂得傾聽其他組員的意見/想法。不錯唷。還有呢?要團隊合作!可以再具體一些說明嗎?例如大家要好好討論,針對老師的提問找課本答案,每個人都要仔細找答案,了解如何回答。哇,說得太好了。

其他人還要補充嗎?請說......不會潑人冷水。沒錯。還有嗎?情緒要穩定!哈哈哈。

期待透過這段小小的討論,再次提醒學生,小組合作缺一不可啊。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關於理解

關於理解,我整夜做了一個夢。

我的媽媽住在大學宿舍裡。一個人住,滿屋的書籍。

現實世界的媽媽只讀到小學五年級就中斷了學習歷程,卻是我認識的人裡最聰明的人,她用她的本事給了我們一個家。一個不被侵擾的家。讓我們兄妹無須掛礙的家。我認識的好多友人裡,都有「媽媽議題」,我們家沒有。

我在想的是如果媽媽沒有因為以前的性別框架而被忽視的話,就像夢裡,她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另個平行世界裡,她受過適當的教育,她的發展與際遇是如何呢?

一個快樂的老師?我相信她一定是最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因為她的善體人意與開朗個性,我知道她是。前女友和我分手時,她說她不會想念我,她唯一在意的是我的媽媽,她被我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比她自己的母親還好。

另外,從她身上我想像著教育可以造就的可能。從這份想像裡,我嘆息著。

人類的文明是如何因為無形的意識型態或時代的動亂而被浪費著。

關於理解。

我們的父母用他們理解的愛與方法來愛我們。用他們理解裡最大的可能、最好的方法來愛我們了。即便有時這份愛是傷害。

我們承載了這份家族的印記,時代的鑄模再來澆灌我們的孩子。

和學生對話裡,我輕聲的詢問,你能理解嗎?

關於理解。

我在夢境裡一個門一個門的找尋媽媽的研究室。夢醒後,我輕聲的問自己,我能理解嗎?

我不知道,沒有媽媽議題的我為何要在電腦前失聲哭泣。

是心疼嗎?心疼媽媽不能理解我因為閱讀所到達的心靈國度,不能理解我想做、正在做的一些事?是遺憾嗎?雖然我問著學生,但其實我從來不曾理解自己的媽媽如何成為現在的她?她對人的善解,她對人的照顧,她讓家成為一個家、甚至整個家族...她是如何辦到的?

外甥女童童回高雄時,總會充滿好奇的追問外婆的小時候...我想像這個枕邊畫面總是得到很大的滿足。我想像她在外甥女的問詢面前隨著記憶的追索,媽媽變成了那麼小那麼小的女孩,她惡作劇的在鄉村田梗間玩耍像個孩子王。


我媽媽正在看著大攝影師童童調整相機。


她在姨婆家裡自在的享用專為她準備的點心、撒嬌著。

不久前我帶了輝誠老師的《離別賦》,像個粉絲請他為我寫幾句話:


因為在愛中
一切都值得記憶

都值得被原諒





關於理解,我知道,無數個平行世界裡的媽媽都會一樣愛著我們。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那條街

罵完學生,痛快了。問題就解決了嗎?

想到這,話到嘴邊,我停了下來。離開現場。

這條街的這個大洞,我不厭其煩的往裡頭跳,幸好這段時間多了覺察。還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孩子有她的習性所造成的困境,我們何嘗不是。



最後我沒有罵。我離開現場了。等我冷靜後,才把學生叫過來談話,讓她明白我的期待。

她之後的表現讓我驚豔。很多時候,孩子和我們一樣都被習性困住了,沒有人告訴她們怎麼做比較好...







請她做好資源回收的告示牌,沒想到做得這麼好!告示牌或許不是她親自做的,但她懂得請求同學協助,而班上同學也都願意協助,這仍然讓我非常的驚訝。

最後我利用午休時間寫了十幾張的獎勵卡,跟學生謝謝他們這一段時間的努力,還有為同學的付出。


註:《西藏生死書》『人生五章』

第一章
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掉了下去。 
我迷失了....我絕望了。 
這不是我的錯, 
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出來。

第二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假裝沒看到, 
還是掉了進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會掉在同樣的地方。 
但這不是我的錯, 
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出來。

第三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兒, 
但還是掉了進去.... 
這是一種習氣。 
我的眼睛張開著, 
我知道我在那兒。 
這是我的錯。 
我立刻爬了出來。

第四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繞道而過。

第五章

我走上另一條街。

一臉的欣喜

以往考前的一週,大部分老師是讓學生做什麼呢?

或許是讓學生寫著一張又一張的考卷?讓學生自習?

這一週的我是讓學生一起檢討考卷...(各班有時間就考,沒時間就當作業)

每一堂課都像平日一樣的上著:自學、討論/思考與報告/表達
針對核心概念提問...讓學生一起思考

看得見孩子仍然興致盎然的想回答我的提問

請問

為何行政首長有任期限制,民意代表卻沒有呢?

為什麼呢?

愈來愈享受/習慣課堂裡流動的氛圍...學生是在思索中、成長著
開學時還是組長的他,到了期末已經變成教練了

原本趴在桌上的他如今獨當一面頗有大將之風地協助組員學習...

天啊,發生了什麼事?

吊兒啷噹的他經過了幾個月早已蛻變成幫助小組學習的教練
有觀課老師問我有沒有想過要調查一下孩子對於這種教學方式的看法?

我沒有想過。

因為我看得到、感覺得到。我知道。

請問為何行政首長有任期限制,民意代表卻沒有呢?

為什麼呢?不是唷...有別人要說說嗎?各組教練高舉著手,我一個一個詢問,終於一位教練有條理的說出他的想法...,嗯,還有嗎?我追問。他說就這樣。這時,「沒錯」,我才淡淡的回他:你答對了。

對比期初我的誇張回應,如今師生互動比較平淡,只有淡淡一句你答對了。

但看得出他一臉的欣喜。滿臉的脹紅。



有些美好動人的事發生了。像流水一樣映著天光。

必須親臨現場,幸好你我都在。

互學共好(炫耀文)

學生剛考完國二社會期末考,任課班好幾位中等程度的孩子公民部分全對……而且這次不是我出題唷!好欣慰。

然後精算了一下我所任教的班級,跟其他老師任教的班級相比(扣除特殊班一班),平均下來我的班級平均每人錯2.5題(共六班),其他班級平均每人錯2.9題(一樣六個班),再次強調這一次國二段考試卷不是我出題的,另外我平常也沒考試。雖然我不重視段考成績,但這些數字或許可安重視分數成績人士的心吧!

除此之外,我的課堂上還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能力,例如小組合作、表達、思辨,另外學生不但能學到課文的核心概念,他們還能接觸到公民議題進而關心公平正義如何可能落實。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看見這些孩子在課堂互學共好的樣子,真的很動人啊。當學生習慣互相傾聽、互相學習時,自然就會理解與接納他人的差異吧?而透過更多元的課堂學習方式,更多殊異的學習風格也能得到表現的機會,不是嗎?

比如說,我為何要規定導師班學生來找我聊天呢?也是希望讓一些在書寫有困難的孩子一樣有自我表現的機會,也是希望身為導師的我能透過各種不同的評量來看見學生和欣賞學生。

這次更讓我苦惱的是接下來的教練怎麼選?

註一:這是我帶學生做的課堂筆記。








註二:投影片來自和彼得老師的分享。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